“The Body" by Stephen King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s are the hardest to say, because words diminish them. It’s hard to make strangers care about the good things in your life. (p. 394)

The only reason anyone writes stories is so they can understand the past and get ready for some future mortality; that’s why all the verbs in stories have -ed endings… even the ones that sell millions of paperbacks. (pp. 398-399)

Speech destroys the function of love, I think — that’s a hell of a thing for a writer to say, I guess, but I believe it to be true. If you speak to tell a deer you mean it no harm, it glides away with a single flip of its tail. The word is the harm…. Love has teeth; they bite; the wounds never close. No word, no combination of words, can close those lovebites. It’s the other way around, that’s the joke. If those wounds dry up, the words die with them. Take it from me. I’ve made my life from the words, and I know that is so. (p.426)

張貼在 Books | 標記 | 發表留言

Self-Care Rant 療癒牢騷文

老姊一家回台灣,畢業即失業,沒找到工作的我待在異鄉,室友搬走的過渡期,今年 2018-2019 的假期一個人過,在 Netflix 上追了兩季的 Queer Eye (第二季真的好多集都太催淚啦),學到了self-care的重要性,於是認真嘗試解決惱人的 overthinking 問題,除了寫筆記把大小事先從短期記憶裡搬出來,我想把一些除了我沒人在乎的小牢騷寫在這裡,希望它們別再不定時跑進腦海中:

Windows Phone (WP)

這是舊聞了(我拖延症的結果),微軟不再生產新的Windows Phone, 終於壽終正寢,智慧手機的市場又回到安卓與iOS的天下。當幾乎人人都用的各大 apps 不再支援WP,或者根本就沒有推出 Windows 版本時,這個結局其實早就可以預見。我只是怨嘆WP更為靈活、客製化、生動的使用者平台比市面上"主流"的智慧型手機好得多,尤其是一目了然、隨時更新的色塊在設計上比死板的通知活潑多了。然而消費者的喜好難敵資本市場的現實,當你是少數中的少數,滿足你的需求不符合供需原則(也就是賺不到錢)時,你便等於不重要/不存在。

Microsoft Lumia 640 and 640 XL

Netflix 的進化

因為 Netflix 自製節目而引發的靈感來抱怨 Netflix,也真的是很諷刺了。Netflix 作為市場變革的領頭羊,其運作的變遷是投資分析師與娛樂媒體的熱門研究對象,從月費制郵寄DVD的租賃服務,到突破現況的串流平台,再到遵循『內容為王』的原創大廠,Netflix 的成功在於危機發生前先變身,成為領導潮流的先驅。

可想而知,手握各大IP的媒體大亨們不可能眼睜睜看著 Netflix 一門獨大而不想分一杯羹,於是串流大戰一觸即發,各家紛紛不再續約,把版權收回,準備推出自己的串流平台。Netflix再次用自製節目應變這可預見的危機,而且手握黑盒子中的用戶數據,照理說能更精準地把握觀眾的脈搏,製作出符合大眾喜歡的節目。

先不說這個新策略能否永續(Netflix不像傳統媒體公司如迪士尼或 AT&T 有許多其他金流,包括有線電視台的廣告、遊樂園、周邊產品….等,他們的主要現金來源是訂戶月費,但節目製作費大把撒錢,能吸引多少新用戶還未知),目前 Netflix 的自製節目水準參差不齊,數量龐大,也就表示觀眾必須花時間自己過濾,很可能看了一兩集之後才發現節目不夠吸引,又或者明明有 Roma 這種高水準的作品,但是因為"電視"的既定觀看習慣,少了一點急迫性去點開來看。我的體驗常常是花了近半小時翻看目錄還不曉得自己想看什麼,想看的電影又找不到,有點本末倒置的感覺。

這很可能是老人在緬懷過去的心態,但是我開始懷念早期月費訂閱DVD的制度,至少我花固定的錢,能看到我明確想看的內容,畢竟老人的時間很珍貴啊! 直接買數位版是最顯而易見的解決方案,但是以我看電影的數量,一片一片買就比不上月費省錢,而且還喪失看光碟有一堆製作和拍攝過程的幕後花絮、劇組訪談和導演解說等等額外內容,這些都是電影迷的食糧,所以真的喜愛、會重複觀看的電影我還是偏好買碟收藏,但這又不符合現代都市遊牧上班族的蝸居模式。

另外 Netflix 擁有龐大的用戶數據也是一個隱患,除了與數據息息相關的隱私問題,信息不透明能讓公司領導者誤導投資者的問題之外,這些數據如何引導未來的製作方向也很重要。就跟上述WP失去市場的同樣道理,大眾口味若趨於一致,依照觀看習慣數據來製作的影劇作品也很有可能會失去冒險的原創精神。試想: 如果我要吸引最多的訂戶,少數人的喜好就不值得我投資那麼多錢,結果或許就是更多的 Adam Sandler 電影。早期叫好不叫座的影集被 Netflix 續命的現象已不復見,今年被砍的 One Day at a Time 反而被老牌 CBS 旗下的 Pop 電視台拯救便是一例。

我也知道線上串流是不可逆的趨勢,但是內容激增不代表我們收到的訊息就更多元。人類的認知與專注力是有限的,速食化的大量訊息反而讓我們走馬看花,看過就忘,這現象不僅限於娛樂,廣義來說新聞傳播也是一樣。從前資訊不發達,傳統媒體是傳播的最大媒介; 現在資訊多到讓人消化不良,傳統媒體的角色轉變為過濾分析,但假消息比真新聞傳播更廣(正所謂『造謠一張嘴,闢謠跑斷腿』),於是我們在一個又一個騙點擊率的聳動標題之間遊蕩,鮮少有人花時間真正去深度了解每個議題,每個人卻都想立即發表意見 — 甚至不算發表"意見"(opinion),而只是發洩情緒(sentiment)。為了節省時間和心理健康,我已經消極地開始只看自己有興趣的內容,不去看其他人的"意見"。是的,我選擇走進資訊的"泡泡"裡,不過拉遠焦距來看,每天發生的事不比大趨勢重要,而那需要時間的淬鍊,追求即時並非必要。

道德無用論

我是那種會拿著紙屑、空瓶罐逛街,直到找到回收桶把它們丟掉,或是帶回家分類的人。理解到我們所用的資源從原料、製造、到廢棄處理的過程,便知道它們的價值遠超過包含在價格裡的回收押金。但是絕大多數的人並不在乎,一次性用品(不管是容器、餐具、餐巾…等等)之所以方便,就是可以隨用隨丟。我常常看到速食店的店員把顧客離開後留在桌上的東西直接丟進垃圾桶,畢竟當初不給可能會被客訴,收回去再用又恐怕不符合衛生。這四、五年住宿舍或租房,我還沒遇過會想到把捲筒衛生紙內核的厚紙筒拿出來回收的室友,每個人都直接丟進廁所的垃圾桶,儘管回收桶只不過幾步之遙。想改善這現象,用環保的重要性訴諸道德是沒有用的,因為這些用品當初被發明就是為了方便衛生,要求反其道而行,就違反了這目的與消費者養成的習慣,因此成功率低也是可以預見的。

道德無用論並不是用來感嘆人類自私懶惰的消極態度,而是正視這種現象,思考更有效的解決方法。例如最近減塑的討論中,雖然也有重複推廣零廢棄的商店(所有產品均無包裝,顧客自備容器,依重量/容量收費),但我認為更有效的是促使大型連鎖店停止使用塑料包裝,或是選用植物性可分解的聚合物塑料。就像最近火熱的Beyond Meat®仿肉類漢堡,消費者可以不用改變習慣,但在製造販賣的過程中,還有其他步驟可以用更環保的方式替換。

Kitchen Staples, a zero-waste store in Vancouver

好啦,其實根本來說我還是很想抱怨人類的劣根性,但是從想要的結果反推回去,如果想減少廢棄物,順應人性可能有效得多。

張貼在 Computers and Internet, Daily Life, Standpoint | 標記 | 發表留言

Weaponized Lies: How to Think Critically in the Post-Truth Era

Weaponized Lies bookcoverIn Weaponized Lies: How to Tink Critically in the Post-Truth Era, author Daniel J. Levitin outlines strategies to combat common pitfalls of misinformation. In a world overwhelmed by information in sheer volume and speed, and no one pays attention to retractions, our best defense is taking a pause to think and analyze what is presented to us, how the numbers came about, and think critically about the logic that leads to a plausible conclusion.

繼續閱讀

張貼在 Books | 發表留言

A Mind for Numbers

寫在前面: 想用中文了解本書重要的概念的朋友,可以參考Super Y超級歪製作的影片(有作者親自留言背書喔!)

AMFN cover

In A Mind of Numbers, Dr. Barbara Oakley lets us in on the secrets to effectively learning math and science, based on insights from neuroscience and cognitive psychology. The materials follow the popular MOOC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 Learning How to Learn on Coursera.org closely. Using analogies and dynamic illustrations, Dr. Oakley pulls from the lastest development in what science tells us about how our brain works and learns, so that knowing the techniques revealed in the book, anyone can be come an expert in their chosen field of study, including the often challenging subjects of math and science. 繼續閱讀

張貼在 Books | 標記 | 發表留言

Herstory with MayDay

如果我是[相信音樂]的老闆,我會給推出企劃案的員工加薪跟很大包的年終獎金。五月天的歌庫本來就是珍貴資源,再利用多年累積的人脈重新改編,有創意又低風險,這概念太神啦! 看看陣容,含金量(金曲獎)多高!

完全個人主觀推薦:

繼續閱讀

張貼在 Entertainment, Music | 標記 | 發表留言